快三彩票 - 快三彩票
快三彩票2023-01-31 16:05

看见文明和美好——上海浦东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 的显著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眼下的浦东,面对的又是一道新 的考题——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能否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治理水平高效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品质高水平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高标准示范 ?

  记者日前来到浦东新区多个街镇的居民区 、集市商圈 、公园绿地、图书馆,发现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为契机,浦东正在谋划一篇立足“大文明” 的文章,着力让文明创建成为破解治理难题 、为民办实事 的有效抓手,让文明成为无处不在 的生活细节 ,让文明成为一座城市 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

  文明的城区 ,应 是烟火气盎然的

  不少人理解的文明创建就 是街面打扫干净 、车辆码放整齐、整治“脏乱差”“老破小”……这时 ,菜场 、夜市 、背街小巷、公共厕所 ,往往成为文明创建 的薄弱环节 ,是否应“一整了之”“一赶了之” ?

  在浦东 ,居民身边 的“菜篮子”有了“七十二变”。每天早晨,金杨路上的金杨市集都格外热闹 ,除了买菜,不少居民 是专程来吃早餐 的。金杨市集的前身 是建于1998年的枣庄集贸市场 ,经历了从露天摆摊到“退路进室”,是典型的老菜场。2021年 ,对周边居民开展充分调研后 ,当地明确将“菜篮子工程”与“早餐工程”有效融合进行改造。2022年 ,金杨市集挂牌上海市五星级标准化菜市场,是浦东首家获此殊荣的菜市场。

  浦东菜市场建设 的数量与质量均位居上海全市前列,商务委在册的菜场就有196家 。推动缺配地区菜场新建、老旧菜场改建 、传统菜场转型 ,浦东精心呵护街巷社区 的“烟火气” 。昔日文明创建的薄弱环节 ,成了凝聚人心 、汇聚人气的亮点所在 。

  特大型城区的管理 ,要做到“精细”二字绝非易事,高楼林立的背后,有不少“老小旧远”的难题有待破解。在塘桥街道峨海小区入口处,原本平平无奇 的门卫室焕然一新,成了集接待 、咨询、便民、公益等服务于一体 的社区阵地,周边搭配微景观 ,平添一道风景线。

  一段时间以来,塘桥街道在“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发现:服务对象仍以覆盖老年人为主 ,年轻群体感受度不高 ;社区党组织不断强化宣传 、治理和服务功能 ,群众对党建工作的获得感提升仍不够明显 。梳理之后发现,小区 的主出入口是社区所有人群 的必经之地 ,也就意味着,这里成了可以实现社区全人群覆盖 的新公共空间。小小的“门房间革命”应运而生 ,形成社区治理的第四空间 ,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2022年 ,这一改造在塘桥街道24个居民区实现全覆盖。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 ,浦东新区文明办深入社区基层,以群众 的“急难愁盼”作为发力点,联动街镇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用精神文明建设赋能“家门口”服务,全面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综合治理 。在一个个难题 的纾解中,带来城区品质的大提升,也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创建打下扎实基础 。

  文明的城区,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

  可以打卡最美天际线,也可以走进100多年前远东最先进的码头;可以吹吹江风,走一走12座“云桥”,也可以坐进驿站,看云卷云舒……东岸滨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带行走线路一上线 ,就成了“网红” 。60分钟 的路程 ,串联起30个沿线地标 、20个滨江故事 ,参与者可以走进浦江东岸工业文化百年变迁 ,沉浸式体验“人民的滨江,世界 的会客厅”。

  这里也 是沪上骑行者的打卡胜地。江上轮船来往、白鹭齐飞,江边芦苇飘荡、草坪开阔 ,青年艺术家的涂鸦作品让骑行有了更多乐趣 。骑行者们将杨浦大桥下方的绿道起点称作“北墙”,徐浦大桥下的终点则 是“南墙”,每逢周末,纷纷来到这里开启一次“撞南墙” 的骑行之旅。有市民感慨 ,滨江岸线“三道并行”,可以散步、跑步 、骑车 ,享受家庭休闲时光 ,“各行其道,各美其美 ,就 是文明 的样子” 。

  江、河、海可亲可近 ,高楼“森林”怀抱着绿地和老建筑——在浦东 ,时时能感受到人与人 、人与自然 、人与历史文化 的相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 ,走的 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 ,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家住浦东高行镇新高苑小区的刘阿姨 ,已经把家门口 的赵家沟作为休闲散步 的首选去处,“这里河水清澈 、岸边绿化好,休闲设施也齐全,天气好的时候过来散散步,心旷神怡 。”位于高行镇 的赵家沟条段 是三星级河道 。在做好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的同时,浦东新区通过星级河道和样板水系创建 ,打造水上景观样板 。浦东新区还提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水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 、农村环境整治 、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统一起来 ,水系 、道路 、农田、村庄、绿化同步规划、同步治理 。

  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 的浦东更能理解 ,生态环境 是城市发展的根基,绿色 是人民城市最动人 的底色 。过去十年来,浦东新区积极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全力增加绿色空间 、提升绿色品质。2022年1月,占地面积167公顷 的合庆郊野公园一期开园。作为浦东新区首个郊野公园 ,合庆郊野公园在保护农田和农村肌理 的基础上 ,让农村村落、农田、果园及森林 ,与公园新建景观交织 ,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公园的特有风格。

  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浦东勇于作为,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最优 的服务送给人民 ,把最美的生态献给人民,把最便利 的出行带给人民,加快为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文明的城区 ,应 是“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

  今天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浦东,如何深刻理解文明、持续践行文明?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它 是诚信、是秩序 、是开放 、 是效率,体现在每个人 的日常生活中。文明 是最大的软实力,决定了一个城市能够站得多高、走得多远。它是市民文明素养的细枝末节,更是看得见 的营商环境 ,对区域经济有着显著的带动作用 ,也制约着经济发展 的上限。检验一个城市 的文明程度 ,最直观 的一条 ,就是看人们愿不愿意到这座城市来,愿不愿意留在这里、投身其中 。

  陆家嘴街道是上海建设金融中心 的核心承载区 ,面积约6.89平方公里,辖区实有人口12.6万,境外人员0.7万 ,109幢商务楼宇中有近30万 的工作人群 。陆家嘴街道的做法是通过区域化党建,促进商务楼宇与小区楼组“两楼联动” ,在链接多方资源中,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 。2022年,陆家嘴街道楼宇商圈党群服务站揭牌 。

  截至2022年年底 ,浦东新区已建设形成“1+36+1347”区级 、街镇、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网络全覆盖,并形成177个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新区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超130万 ,建设市 、区两级志愿服务基地71个 。浦东清楚地认识到,市民群众对更精细化 的管理 ,更人性化的服务,更常态化的创建有了更多 的需求 ,这就要求文明创建工作不能止步 ,不能满足现状,必须更加突出精神文明 的本质要求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

  2022年11月1日起,作为首部针对小区治理 的浦东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住宅小区治理创新若干规定》开始实施 。着眼小区治理“顽疾” ,浦东以立法和制度补位,着力加强居民自治能力建设 ,更好发挥多元力量 的作用,实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 ,创建靠民” ,如今 的浦东正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以创建利民惠民的实际成果激发市民 的参与热情,以市民文明 的自觉提升文明创建的水平 ,以人 的全面发展来促进城市治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在典范城区 的创建实践中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上海故事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6日 04版)

快三彩票

交叉融合 、双向互动 :西方史学新趋势之分析******

  作者 :王晴佳(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一

  进入21世纪以来 ,西方史学界推陈出新,出现了不少新变化,足以证明历史学这一传统学问 ,正在不断革新和更新。依笔者管见 ,这些变化或许可以用本文的正题来略加概括 。“交叉融合”指 的 是新兴史学流派层出不穷 ,但相互之间又没有明显的界限 ,而是呈现借鉴融合之势 ;“双向互动”指 的 是专业史家与读者之间 ,产生了远比之前更为积极 的沟通和交流 。不过为了清晰阐明这两种最新趋势,我们或许还得从一个多世纪之前谈起 。

  众所周知,历史研究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走向职业化 ,其标志是专业历史学会和专业历史刊物的建立和出版 。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以历史教学和研究为业 ,通过学会活动和专业刊物 ,相互切磋、交流,以期增进历史知识 的获取和呈现。史学工作者建立了自己 的学术圈,历史学亦变成一门独立自主 的学科。19世纪末于 是出现了两本史学方法论的著作:德国史家恩斯特·伯伦汉 的《史学方法论》和法国史家朗格诺瓦 、瑟诺博司 的《史学原论》 ,指导历史从业者如何习得和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本领 。

  也正是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历史学开始受到其他学科(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的挑战和洗礼 ,经历了一个“社会科学化” 的过程。这一“社会科学化” 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些史家不满德国兰克学派所代表的 、以批判和核实史料为主的历史书写模式,希望借助社会科学 的方法,对历史演变 的过程做更为宏观的概括和解释。兰克学派提倡运用档案史料 ,其研究重心便自然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而如果希望对整个社会做综合 的描述,那么档案史料就不敷使用了 。20世纪初出现的历史学“社会科学化”代表了一个国际性的潮流 ,德国有卡尔·兰普雷希特 、美国有“新史学”派如詹姆士·鲁滨逊等史家 ,英国有亨利·巴克尔,法国则由亨利·贝尔首倡 、而1929年崛起的年鉴学派集其大成 。这一“社会科学化” 的哲学前提是实证主义 ,其意图 是在确证事实 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演变做广博 的综合解释。换言之 ,他们不满足只是核定史料,然后据此直书,就一个重要人物的某个或几个事件,讲述一个故事。年鉴学派自称有三大“敌人”:政治史、事件史和人物史,由此可见其突破、创新 的志向 。

  从后世的眼光考察,正是这一“社会科学化” 的潮流 ,促使史学界不同流派的出现 ,如经济史 、文明史 、思想史等。二战之后,史学界流派纷呈 的态势更为明显。若以美国为例 ,“新史学”所倡导的思想史在20世纪60年代一枝独秀 ,而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则由马克思主义史家带领,开展了“眼光朝下” 的劳工史、社会史 的研究 。到了70年代,美国亦掀起了社会史 、劳工史研究的热潮。此时 的法国史坛 ,年鉴学派独霸天下,代表人物费南德·布罗代尔以提倡“长时段”名世,成功地实践了超越“政治史、事件史和人物史”的目标。布罗代尔 的弟子如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甚至提倡不再以个别人物 的事迹作为历史书写 的对象。为了对一个社会做“全体史”的综合分析,计量方法得到了青睐 。计量史学在70年代一度大有独领风骚之势 。在兰克学派 的大本营德国 ,二战之后也出现了新 的变化。譬如基于比勒菲尔德大学 的史家竭力赶超欧美同行,从事社会史抑或“历史 的社会科学” 的研究 。

  饶有趣味的是,也正是在历史学大踏步走向社会科学化 的70年代 ,一股与之志向和取径颇为不同 的潜流渐渐涌现,那就是新文化史(有些地方亦称新社会史)和妇女史的实践。具言之 ,20世纪60年代 的史家出于描绘和解释社会结构变化 的需要 ,提倡“眼光朝下”,为处于边缘(比如女性)和下层(比如劳工) 的民众发声,为其写史 ,这些尝试 ,并不为一个流派所限。举例而言 ,北美著名史家娜塔丽·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被誉为新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之一,但就其内容而言 ,又可以归属于妇女史 ,因为其中 的主角 是盖尔之妻贝特朗。盖尔夫妇和冒名顶替 的“盖尔”三人又都属于社会下层,因此将该书视作史家“眼光朝下” 的一个实践 ,亦十分恰当 。意大利史家卡洛·金兹堡 的《奶酪与蛆虫》,也 是新文化史 的一个范例 ,同时也被称为“微观史”这一流派的开创之作 。与戴维斯 的取径类似,金兹堡从一个磨坊主 的言论着手 ,以小见大 ,窥视和描述19世纪欧洲人宇宙观 、世界观的变化,同样展现了“眼光朝下”的视角 。上面已经提到,马克思主义史家首先提倡史家为普罗大众写史,譬如“眼光朝下”这一提法的首倡者就是英国 的马克思主义史家爱德华·汤普森。汤普森的名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无疑探讨的是一个社会变动 、变革 的大问题 ,但他描述 的主角不但是处于下层 的劳工 ,而且还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阶级意识” 的形成。汤普森的著作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之“文化转向”的代表作品,而这一尝试又与新文化史的关注点有着一定 的可比性 。

  以妇女史的发展来看 ,流派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 。妇女史研究具有明显 的跨学科特点,是妇女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兼涉法律、政治 、社会、人文 、思想等诸方面 。1986年 ,劳工史出身转入妇女史研究 的琼·W·斯科特发表了《社会性别:一个有用的历史研究范畴》,又将妇女史扩展到社会性别史,进一步促进了妇女史研究与其他流派之间 的交流和互动。近年史学界出现 的男性史的新研究 ,便是其中 的一个结果。

  同时,妇女史和性别史研究 的开展 ,还推动了家庭史、身体史 、儿童史和情感史等诸多新流派的兴起。这些新兴流派都将历史研究关注的对象 ,从之前的公领域转向了私领域,打破了两者之间的区分和界限 。上述流派亦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如家庭史的开展 ,与社会学关系密切 。身体史 、儿童史 、情感史乃至最近20年发展起来 的“深度史学”和神经史 ,不但采用了诸如心理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 ,而且还借鉴了神经医学 、生物学等自然科学 的研究。由此缘故 ,这些流派之间的界限颇为模糊 ,比如情感史 的研究,必然包含身体 的层面 ,因为情感的表达 ,通常会诉诸肢体动作和语言 。在开展情感史研究 的同时,也有学者从事相关 的感觉史研究 ;后者更与身体史的研究密不可分,几乎就 是其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如果说历史研究方法上 的多元化和跨学科,促成了史学流派之间 的融合 ,那么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 是环境史、气候史、动物史 、“大历史”和海洋史等一系列探讨人类与自然和其他生物关系 的学派。从其命名而言,读者便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 的研究手段,必然会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 。同时,这些流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 、难分彼此 。2022年8月在波兰 的波兹南市举办的第23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其主题发言 的重点是“动物史和人类史的交互演进”,共有四个场次,分别 是“动物的主体性”“人类记录中的动物”“动物的展现”和“野生和家养动物 的管理”,后两场都涉及动物在人造和自然环境中的活动 。而环境史 、海洋史和气候史等流派之间 ,更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它们与“大历史”的研究初衷相似,希望弱化人类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走向“后人类 的史学”。上述例子充分表明 ,当今史学界各个流派之间 的借鉴和融合,已经达到界限不分 、畛域不明的程度了。

  二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史学界“眼光朝下” 的思潮 ,加上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大幅度革新 ,还带来了一个重要 的发展趋势 ,那就是历史知识的获取和表述 ,已经出现专业学者和读者之间密切互动的局面 。如上所述,19世纪下半叶历史学走向职业化 ,有力地促进了历史知识的深化和历史研究 的学术性 ,与此同时也造成历史著作与读者之间产生一条明显的沟壑 。历史学家希望成为人类过去 的代言人 ,但其著作对于普通 的阅读者来说,艰深难懂 、枯燥无味 。这一现象与18世纪史学大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既可以让学者在其书房研读,又能放在仕女的梳妆台上 的情形,迥然不同了 。

  历史学 的职业化在今天并无改变,对史学工作者 的考核还出现日益加强之势,但从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专业学者与读者之间 的互动 ,也出现了彼此积极沟通的趋向 。譬如新文化史家的作品,在史学家劳伦斯·斯通眼里,就代表了历史学中“叙述的复兴”,因为其内容 的铺陈颇具可读性 。上面提到 的《马丁盖尔归来》《奶酪与蛆虫》和勒华拉杜里 的《蒙塔尤》 ,情节曲折生动 ,很具吸引力 。另一位当代新文化史的名家彼得·伯克,著述不辍,文笔清新,亦反映了作者注重文字表达、普及知识的意图。

  这一“双向互动”趋势的出现,并非史学工作者的一己之力或一厢情愿 ,而是有着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新科技 ,当下历史知识 的普及和传播,已经今非昔比。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 的记忆研究和公众史热潮,便是显例 。它们都试图在专业史家的视角之外或之下 ,自下而上地提供有关过去 的知识,从原来 的历史知识受众转变为历史知识的参与者。记忆与历史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张力 :历史学者希图保持记忆 ,不让其遗忘 ,但其保存 的方式,又自然和必然带有某种选择性 。法国学者莫里斯·阿布瓦赫在20世纪上半叶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 ,试图将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不再局限于近代历史学提供的框架中,而其同胞皮埃尔·诺拉在70年代主持的《记忆之场》的大型项目,异曲同工,希图从各个方面扩大人们对过去的认知。自那时开始,记忆研究在各国蓬勃兴起 ,既丰富了人们对过去 的认知,也对历史研究产生了积极 的互动和互补作用。

  公众史研究 的开展 ,则是历史学“双向互动” 的又一个范例,已经在国际史学界蔚然成风 。从事和推动公众史研究的人士同时包括了专业史家和业余历史爱好者或志愿者,其研究手段也颇为多样 ,从文献资料整理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存,全面展开 ,充分体现了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密切交流。总之,当代西方史学界出现 的这些新变化 ,展现出历史学这一古老学问历久弥新的魅力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9日 14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快三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