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3_- (中国)百度文库
彩神32023-01-31 16:05

彩神3

走进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 :一座老屋,讲述一段抗战故事******

  “不忘历史 ,同开新篇” ,走进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大院内,东墙上赫然醒目的八个大字直抵人心 。

  这家纪念馆改造自有近百年历史的罗家大屋,从筹办到落成耗时五年 ,所设展览介绍了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抗战历史,以及“香港抗日一家人”罗氏家族 的感人事迹 。

  一座老屋 ,一段历史

  1941年12月8日 ,日军进攻香港。经过18天抵抗 ,香港沦陷。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口号的感召之下,香港许多家庭举家参加抗日队伍 。“香港抗日一家人”罗家 是其中 的代表,全家有11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

  罗家大屋是罗氏家族 的祖屋,见证了香港的抗战历程。日占时期 ,它是港九大队的活动基地及交通站 ,大屋附近一带是港九大队沙头角中队和海上中队主要 的活动地区 ,在抗日活动中举足轻重。

  香港史专家刘蜀永告诉记者 ,2017年,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提议利用沙头角抗战遗址开展文化旅游 ,使他们深受启发。又因罗家大屋地位特殊 ,意义重大,他们建议在罗家大屋设置沙头角抗战纪念馆 。

  他表示 ,筹建纪念馆首先是出于对抗战前辈的尊重 ,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后辈传承,也希望香港年轻人通过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事迹,更多了解国家的历史以及香港与国家 的关系。

  罗家后人 、沙头角抗战纪念馆馆长黄俊康认为,“推动建成纪念馆非常有意义,第一是对国家尽忠,第二 是对社会尽责,第三是对前辈尽孝” 。罗家人参加了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 、改革开放等重要工作 ,他们身上展现出来 的爱国情怀证明香港同胞从来与祖国血脉相连。

  在这样的契机下 ,展开了选址于罗家大屋 、承载着港人英勇抗日奋斗史 的沙头角抗战纪念馆筹备和建设工作。

  众志成城排除万难

  沙头角抗战纪念馆 是香港第一间集中介绍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历史贡献的纪念馆,也 是香港首个长期展示港九大队历史的国民教育基地 ,今年9月3日揭幕开馆。纪念馆建成的背后 , 是爱国爱港人士日以继夜的辛勤付出。

  刘蜀永告诉记者:“纪念馆从筹备到建成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筹款和大屋翻修问题 ,比如怎么充分利用有限的展览空间把我们想讲的都讲出来。纪念馆 的展览方案就反反复复改了不下20次。”

  刘蜀永厚厚的日记本详细记录着纪念馆“孕育成长”的点滴:“2017年10月28日,下午到石涌凹罗家老屋参加沙头角抗战纪念馆第一次筹备会议”“2019年1月29日,重新拟定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展览提纲”“2021年11月26日,完成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展览方案 的修改”……

  在纪念馆筹建过程中,香港广州社团总会特别 是该会主席黄俊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黄俊康和霍震寰等人士带头捐出了大笔款项,但黄俊康强调,改建及布展工程都 是由香港广州社团总会的兄弟姐妹们当义工办起来的 ,“我们的义工真的付出很多”。

  “动工以后,发现这个房子毕竟已90多年了 ,屋顶 的木结构都被白蚁蛀了。去年8月份台风季节也 是很大 的挑战,我们在保证安全 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黄俊康回忆道,语气中透着欣慰 。

  原本因年代久远、日晒风吹虫蛀而随时可能倒塌 的旧屋,经精心修缮后,获得新生 ,让展览讲述 的故事与大屋蕴含的历史沉淀相得益彰 。

  如今,罗家后人以每年1港元的象征性租金将罗家大屋永久借给纪念馆使用。黄俊康说,预约前来参观纪念馆的团队已经排到明年3月了,到目前为止 ,已有超8000人次前来参观 ,“我相信纪念馆会被越来越多港人知道”。

  助港人弘扬爱国传统

  “我们开办这个纪念馆 ,目 的在于展示港九大队抗战 的历史,教育启迪后代 。希望大家弘扬前辈爱国爱港 的传统,为国家和香港 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段话写在纪念馆参观行程 的最后,启示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日占期间 ,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有115名烈士为保卫香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港九大队及其影响下 的香港民众抗击日军 的史迹和遗址,作为香港珍贵 的历史记忆 ,却鲜为人知。

  “东江纵队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游击队中规模较大的部队 ,港九大队是东江纵队的下属部队 。我们希望建成抗战纪念馆 ,是因为港九大队三年零八个月 的这段历史在香港的历史教育中是空白 的。”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原东江纵队政委尹林平之女尹小平说。

  尹小平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在香港宣传港九大队的抗战事迹。她认为 ,这段可歌可泣 的历史一定要告诉世人 ,也要告诉香港 的老百姓,尤其 是年轻人,让他们了解抗战前辈在三年零八个月里做了什么,让他们知道“自己 是中国人”。

  尹小平讲述着 ,时不时看向展板上父亲年轻时的照片 。东江纵队的前辈们 ,当年都只有二十几岁,为了挽救国家于危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纪念馆建成开馆只 是播了一粒种子 ,我们期待它能生根发芽。”她说 。(新华社记者 孔维一、韦骅)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潘从明:戈壁矿山废中取宝甘为“铂乐”******

  中新网兰州10月9日电 题:潘从明 :戈壁矿山废中取宝甘为“铂乐”

  作者 闫姣 王牧雨

  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从戈壁矿山走向科技研发的国际舞台 ,如今潘从明仍旧日夜忙碌在攻克技术难关的一线 。他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这两年他重点研究从各类二次资源中综合回收提取铂族金属技术。

  潘从明是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工序工序长。他 的成就之一, 是主创了“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推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铂族贵金属 是精密电子 、航空发动机等国家战略高科技产业 的关键基础材料 ,而我国贵金属储量仅占全球储量 的0.39%。

  潘从明说,矿产资源终究有限 ,中国大量汽车 、电子产品 、石油催化剂等面临报废高峰期,各类二次资源中的贵金属就 是一座移动的“城市矿山”。这些二次资源成为国内外同行关注 的焦点。

  金川集团 是中国最大 、世界领先 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 ,也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具有开采价值 的伴生铂族金属矿床 ,铂族金属产量占到国内矿产总产量的80%以上 。

图为潘从明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给员工培训 。(资料图) 金川集团供图图为潘从明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给员工培训。(资料图) 金川集团供图

  潘从明常说,他 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平台和周围 的环境 。但在很多人看来,他 的成绩亦和自己 的刻苦钻研息息相关。“遇到不会的,我宁可待在生产线 ,不吃不喝,也要把这个事弄明白 。”在他看来 ,练得多了,也就熟了 ,就能发现更多问题;会得多了,就能想到创新 的办法,解决难题。

  在同事眼中,潘从明对待工作高度专注 ,有热情 、有激情 ,26载坚持探索 、研发 ;在徒弟眼中,他博学多识且宽严并济 ,培养出多位技术能手 、技术标兵 ;在家人眼中 ,他时常沉迷于自己 的“铂族世界” 。

  在钻研之路上 ,潘从明遇到过很多坎 ,但对这个行业 的热爱促使他不断深钻。初到企业时他什么也不懂 ,便在晚上回忆 、记录白天老师傅们所讲内容 ,经常复习到凌晨两三点。那时候学习条件不便 ,他就委托亲朋好友从外地帮忙搜罗国内外的专业书籍,开始自学,“晚上宁愿不睡觉也要记录 ,有时看书有了灵感 ,还会直奔实验室 ,通宵做实验 。”

图为潘从明解决现场技术难题。(资料图) 金川集团供图图为潘从明解决现场技术难题 。(资料图) 金川集团供图

  因多年来保持记录的习惯 ,潘从明攒了一本30万余字 的“发明笔记”,写满了密密麻麻 的公式。这一良好习惯 ,他也传授给徒弟们,让他们从每个月必须完成 的20页报告开始做起 ,并挨个标注出报告中 的问题 。由此 ,他也培养出了一批提纯工序 的优秀人才。

  潘从明 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贵金属冶炼特级技师 、有色冶金正高级工程师 ,是西北地区首位个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的一线产业工人 ,多次被评为“大国工匠”“发明之星”“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

  潘从明从未抱怨钻研 的苦,也没有挥霍成功的乐。今年,针对甘肃省提出的强工业、强科技等“四强”行动 ,以及金川集团产量翻番 的任务,他认为,从二次资源中提取铂族贵金属是技术的突破口,也 是未来做大做强的主要内容 。

  潘从明称 ,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有从含有微量贵金属的各类废液中高效提取贵金属的技术研究,生产高附加值 的贵金属化合物 ,以及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等 。“技术没有止境 ,也没有最好,只有往更好 的方向走,把技术做精做优 。”他说。(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3地图